广东天之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客户服务热线:0750 - 6217788
  • 首 页
  • 公司简介
  • 养殖系列
  • 种植系列
  • 新闻中心
  • 技术服务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技术服务 / Technical Service
    危险死鱼预警!“白露瘟”来了!出血病、败血症、烂鳃、肠炎、小瓜虫...死鱼惨重,甚至全塘覆没
    发布时间:2020/9/16 10:48:23  阅读:4132次

    今日“白露”!水产养殖高能预警袭来,小心白露节成“白露劫”

    大麦黄、白露心

    养鱼的都知道“大麦黄、白露心”是两个鱼病暴发关键期。是因为这两个时期昼夜温差大,水体对流强烈,水环境易产生剧烈变化,此时的水温也适宜有害菌繁殖。水温、水的理化指标的剧烈变化都会降低鱼体的抵抗力、免疫力,而大量繁殖的有害菌趁虚而入,则引起鱼病暴发。

    白露节?白露劫?

    今日“白露”。“白露”是水产养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这个阶段白天温度高达30多度,夜晚降到20多度,昼夜温差达10多度,这个温度的变化非常适合寄生虫、细菌等病原生物的生长繁殖,加上水质容易波动变化,水产养殖动物体质弱的话,这时水产养殖动物极易爆发各种疾病。白露是草鱼苗种养殖发病的非常时期,死亡惨重,甚至全军覆没,养殖户称为“白露瘟”。白露是一个对淡水鱼养殖影响比较大的节气,空气湿度变化大,白天的空气湿度极低,夜晚空气湿度高,由于降温,还会有露珠。

    9月全国各地需重点关注的疾病

    9月份,迎来了白露和秋分两个节气,全国进入了夏秋转换的季节,谚语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昼夜温差大是这一时期的特点。养殖池塘经过678三个月的水生动物生长旺季后,累积了大量的残饵、粪便等,经过不断发酵,不仅消耗水中含氧量,还造成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指标升高。池塘水体在温差较大的情况下,会出现上下对流,造成池底的有害元素扩散到全部水体,易导致水生动物多种疾病的发生。9月份,要重点关注以下水生动物疾病。

    (一)鱼类疾病

    1. 草鱼出血病: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毒,主要危害草鱼鱼种,水温在20℃~30℃时易发病,25℃~28℃为流行高峰,主要传播途径是水平传播,也可能通过鱼卵进行垂直传播。各草鱼主养区需重点防控。2.鲤浮肿病:病原为鲤浮肿病毒,主要危害鲤和锦鲤,发病水温为7℃~28℃,苗种携带病原流通是该病传播和扩散的主要途径,换水、用药不当或水质、天气突变,可诱发该病暴发。各鲤和锦鲤养殖区需重点防控。3.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病原主要为嗜水气单胞菌,危害鲫、团头鲂、鲢、鳙等多种淡水鱼类,水温在9℃~36℃均流行,该病可通过病鱼、病菌污染饵料、用具以及水源等途径传播,鸟类捕食病鱼也可造成疾病在不同养殖池间传播。全国各淡水养鱼地区需重点防控。4.细菌性肠炎病:病原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等多种淡水鱼,水温20℃以上发生流行,流行高峰为水温25℃~30℃,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等并发,是鱼类危害较严重的疾病之一。全国各淡水养鱼地区需重点防控。5.刺激隐核虫病:俗称“白点病”或“海水小瓜虫病”,病原为刺激隐核虫,主要危害大黄鱼、卵形鲳鯵、石斑鱼等海水养殖鱼类,刺激隐核虫适宜的繁殖水温为10℃~30℃,最适繁殖水温为22℃~26℃左右,以胞囊及幼虫传播,传染速度快、具有高致病性和高暴发性,水质有机物含量高、水流缓慢、养殖密度过大情况下最易暴发。全国各海水养鱼地区需重点防控。6.车轮虫病:病原为车轮虫,主要危害各种淡水鱼的苗种,全国各养鱼地区,一年四季都有发生,适宜水温22℃~29℃,主要症状是病鱼头部和嘴周围呈微白色,分泌很多黏液,通常鱼苗放养10天后患病,成群沿池塘边狂游,俗称“跑马病”。全国各淡水养鱼地区需重点防控。

    (二)甲壳类疾病

    1. 白斑综合征:病原为白斑综合征病毒,主要危害对象为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克氏原螯虾等,水温在20℃~30℃时流行,经口感染是养殖对虾中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和传播的主要途径,该病毒也可经对虾的卵进行垂直传播。对虾主养区需重点防控。另外,湖北、安徽、湖南、江苏、江西等地的克氏原螯虾主养区也需要加强对该病的防控。2.急性肝胰腺坏死病:是一种危害养殖虾类的细菌性疾病,主要危害对象为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和中国对虾等,目前我国主要海水养殖虾类地区均有该病流行,死亡主要发生在放苗30天~35天以内,常为急性死亡,而且死亡率高达100%,经口感染是该病原水平传播的主要途径。沿海对虾主养区需重点防控。3.虾肝肠胞虫病:病原为虾肝肠胞虫,可感染所有生活阶段的对虾,主要危害南美白对虾和斑节对虾,水温24℃~31℃时感染率较高,水平传播是养殖池塘中该病原传播和感染对虾的主要途径。沿海对虾主养区需重点防控。此外,这一时期鱼类还需注意防控柱状黄杆菌病、爱德华氏菌病、赤皮病、链球菌病、锚头鳋等疾病,甲壳类注意防控偷死野田村病毒病、纤毛虫病、蜕壳不遂症等病,爬行类注意防控鳖溃烂病等疾病的危害,以及因水质恶化、天气变化等引起的非病原性疾病可能对养殖生产的影响。

    (三)防控措施

    1.做好水质调控工作。加强水质监测,发现异常及时通过适量换水、增氧,调控水质。2.加强养殖后期生产管理。勤巡塘,防止发生缺氧泛塘;及时根据气温变化调整投饵时间和投喂量,确保养殖动物营养需求及减少残饵;控制合理养殖密度,使水体负荷适度;加强养殖动物保健与应激管理,提高机体抵抗力。3.做好台风、雷雨等突发性天气的应急准备工作。做好因突发性天气引起水环境变化的应急防范工作,同时做好减少水生动物应激反应的准备工作。

    为什么鱼种会出现“白露瘟”呢?

    (一)鱼种的生理特性

    从夏季放夏花到白露的鱼种,经过约4个月的生长,其体长从75px增长到20750px,增长610倍,体重从200mg增加到50100g,增加100200倍。从这可以看出,草鱼苗种属于生长快速的品种,但由于鱼类属于低等动物,快速的增长造成鱼体的各种免疫、消化系统跟不上身体的增长,造成鱼体存在抵抗能力低下的缺陷,给有害菌创造了可趁之机。

    (二)白露的气候特点白露前后,昼夜温差大、气温起伏不定、天阴多雨是主要特点。这样的特点对鱼塘来说是极为不利的。1.昼夜温差大:水体对流加剧,底层有害菌及低氧水体被带到水面,导致水环境发生剧烈变化;藻类生长受影响,繁殖性能下降,极容易倒藻,造成藻毒素毒害鱼体以及低溶氧状况;2.气温起伏不定:气温不稳定会导致鱼类经常性的应激,轻度应激造成生长性能下降,重者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甚至引起死亡;3.天阴多雨:一是容易影响鱼类正常摄食,体质不容易;二是藻类容易死掉;三是正常的预防用药不能及时进行。同时,1828℃的气温正适宜寄生虫、有害菌生长、繁殖。白露前后的天气对鱼塘是极为不利的,而这些都是无法人为改变的,只有在平时就做好其他方面的预防工作。病变肝脏——白肝

    (三)渔农的养殖观念

    1. 一直以来,渔农养殖草鱼鱼种就是一个矛盾:喂得少,长势慢,产量低;喂得多,长得快,死亡高。大量的投食,促进了鱼类的快速生长,其一是本来就低下的免疫系统跟不上生长的速度;其二大量的饲料造成肝胆负担加重,进一步恶化其抵抗能力。

    2. 防病不科学:要么大剂量乱用药,要么侥幸不用药,延误了最好的防御措施。只有改变这些观念,鱼种的肝胆问题、用药盲目的问题才能解决。

    (四)养殖环境的影响

    1. 由于工业、农业以及生活用水的各种污染:养殖所用外源水质严重恶化,氨氮、亚盐超标;有机磷、重金属农药残留。据测定,重工业区域雨水中的氨氮、亚盐比农业区域高35倍,这种水源条件下,鱼种能够生存下来本来就是不容易的事情了。

    2. 池塘管理不科学:大量投用化学氮肥、不注重池塘底部环境改良。特别是池塘底部环境,这是鱼病发生的温床。有些塘口一养就是几年,甚至10几年,从不清淤,养殖过程中也不进行改底,大量有害菌繁殖,大量虫卵滋生,大量有害物质累积,这种环境下,鱼种根本不可能健康生长。综上所述,导致白露前后鱼种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有:鱼种免疫力低、抗逆能力差;长期投喂不当,内脏器官受损;病原微生物侵染;水体不稳定,养殖环境恶化。细菌性烂鳃病横行细菌性烂鳃病据说是由柱状噬纤维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有:患病草鱼经常能看到黑头黑背漫游,病鱼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部尖端糜烂,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形不规耻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

    典型的细菌性烂鳃

    (一)病因分析

    分析病因这个就要结合水质、解剖、天气、以及管理来分析了。有水质恶化引起的,有寄生虫引起的,有内脏病变引起的。

    1、水质恶化引起

    如果从季节变化讲,主要是倒藻和泛底。水质恶化的,一般内脏没啥问题,只呈现水质恶化:有机质多、水质浑浊、或者pH过高、过低。另外菌群也会有变化、水体指标超标等,倒藻和泛底对水体溶解氧的降低,会特别显著。溶解氧降低,会加快鳃的呼吸频率,很容易造成机械损伤。

    2、寄生虫引起多镜检几次一般都可以镜检到寄生虫的。镜检一定要注意:尽量捞起半死不活的鱼同刚死没变色的鱼,带水检测,时间久了寄生虫可能脱落。原虫引起的烂鳃和蠕虫引起的烂鳃,用肉眼也可以大致判断,而且镜检尽量多几个样本,带水最好用原塘水,有些养殖户为了美观用地下水和自来水带鱼,由于水温变化,不少寄生虫会脱落,这样镜检的结果会出现误差。原虫引起的烂鳃,一般是鳃尖,并且粘液比较多,鳃丝看起来有点毛糙。蠕虫引起的烂鳃是一块一块的,由于蠕虫的力量比较大,蠕虫引起的鳃丝肿胀会比较厉害。

    3、内脏病变引起

    内脏能看到明显的病变,主要是肝胆问题,常见的是肝胆肿大、花肝、白肝、绿肝等,肝胆问题有烂鳃症状排除水质同寄生虫的,直接消毒,按照肝胆病的思路处理即可。秋季的肝胆病变,从中医的角度讲是燥热引起的,保肝主要用三黄散等中药解决。这个阶段最好适当减少膨化料的投喂。

    (二)预防措施

    1、提早发现疾病

    主要是养殖户自己要多注意观察,喂料和巡塘时,观察鱼活动是否正常,经常打样检查鱼体健康状态,主要检查鱼的生长速度、肥满度、寄生虫、内脏健康程度等,如果在喂料和巡塘过程中发现鱼活动异常或者出现少量鱼死亡等情况,则需要及时诊治找出原因并及时处理。

    2、病害的早期现象

    我们可以在风尾观察。一般鱼塘要发病了,风尾会有“鼻涕水”(“鼻涕水”很大部分是鱼体的分泌物),只要是下风口出现“鼻涕水”的,不出2天必定死鱼,只是死多死少的问题。另外还可以看有没有鱼的粪便浮在水面,如果有粪便浮在水面,可能是肠炎早期,或者这批饲料有问题,消化不良;还要看漂浮粪便的长短,漂浮的粪便很长,肯定是有问题的。早晨早点起床巡塘,早晨鱼塘溶解氧低,病鱼大多会靠边,当正常天气,鱼的采食量突然降低你就要小心了。投料时,观察鱼吃料的状态,鱼有问题,吃料的状态大多会变差。白露期间需注意的问题白露期间最怕的就是应激了,杀虫、消毒都尽量避开刺激性大药物。白露期间,我建议喂料稍微改变,饲料要适当少喂,下午喂料适当减少。多喂饲料会带来消化不良而且也会造成浪费,还不如少喂来提高消化利用率,这时候用点乳酸菌,也许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收获。另外增氧要多开,避免因为降温,或者南转北,泛底,引起的缺氧。这个阶段是鱼类生长的旺季,投喂量比较大,塘底也比较脏,很多鱼塘败血症的都是因为底质恶化,用点改底的同消毒的立马见效。另外季节的突然转换,很容易倒藻。倒藻,我们可以采取提前杀藻,特别是那些水浓的塘,保持藻类的可持续性生长,同时补充一些肥料。提醒下大家,目前还有好多养殖户喜欢凭自己经验,不经检测后就用药(当然经验丰富的养殖户例外),这样非常容易出现药不对症导致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引起损失,严重的出现药害,有些养殖户喜欢选择拖,认为死几条鱼是正常现象,但是死鱼是有原因的,弄清楚原因才能决定处理还是不处理,如果是疾病问题,在这个季节应该及时处理防止出现病情恶化导致后面大量死鱼。

    转自“水产前沿”

    广东天之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 址: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三江利生工业园 电话:0750-6217788 传真:0750-6217711
    Copyright © 2015 WWW.XHT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s.
    江门网站建设新一代科技